热门评论
-
农友:
安泰天燃气么回事交费了5个月还不来给开通
-
农友:
请问如何联系小麦收割机,华容区五分村有小麦未收割,待收割。
-
农友:
很多小城镇集市上人特别多,但是很多没有戴口罩的,现在无症状感染者也有这样的,好担心会不会再次爆发
-
农友:
鄂州连市都出不去
-
农友:
湖北省别的市都可以出省,为什么鄂州市不能。
-
农友:
这些图片不清楚,可否调整一下?
-
农友:
葡萄冬管 抓住要点 作者:张 楠 文章来源: 河南科技报 发布时间:2018-11-07 字体大小 [ 大中小] 秋冬季节,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偏低,植株容易受到低温冻害,为了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翌年有一个好收成,在冬季来临之前,必须做好越冬管理工作。 施肥冬灌 秋冬时节施一次基肥对葡萄植株安全过冬,翌年长势旺盛有重要作用,尤其是结果葡萄,其生长所需的氮、磷、钾多以应基肥形式施入土壤中。基肥最好以堆沤腐熟的畜禽粪、各种饼肥、土杂肥等有机肥为主,一般每亩施3~4吨。 叶片管理 葡萄采收后的老叶,通过光合作用对增加树体养分的贮藏有重要作用,所以要注意保护叶片,增强叶片的光合能力。果实采收后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打老叶,要严格控制使用硫制剂农药,以防叶片过早老化和降低光合强度,也不可盲目施用速效氮肥,否则易促使萌芽、枝条继续生长浪费养分并且不能老熟。 整形修剪 通过修剪可以调整植株的结构,平衡枝蔓生长和果实生长的关系,并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冬季修剪的主要目的是疏去无用密枝、病虫害枝、伤残老枝蔓和剪截当年生枝蔓,选留次年结果母枝,修剪方式应根据品种特性、栽培技术、架式等不同而区别对待。 清园灭虫 葡萄的许多病虫害会随残枝叶在地下越冬,因此冬季葡萄落叶后,应将葡萄园地面所有残叶、残枝及杂草清理干净,并集中在一起烧毁,以免给越冬的病菌和虫卵留下藏身之所,清除掉的杂草和枯叶也可留在施肥的时候,回填到施肥沟中沤制作为基肥。清理好果园之后,再用石硫合剂均匀地喷晒在葡萄枝蔓与架子上,以减少病虫源越冬。
-
农友:
雾霾低温来袭 快给蔬菜补充能量 作者:江 南 文章来源: 河南科技报 发布时间:2018-12-04 字体大小 [ 大中小] 进入冬季后,温度越来越低,再加上连阴雨雪天及雾霾天等寡照天气增多,棚室内湿度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棚室管理方面要注意哪些事项呢,建议菜农朋友注意以下四点。 温度管理 建议菜农在刚刚进入冬季的这段时间内,夜温不能控制太高,根据天气情况,下午尽量晚放草帘,上午早拉草帘,维持昼夜温差,给蔬菜提供尽可能多的光照时间。 湿度管理 在当前天气情况下,棚室内湿度往往比较大,因此需要在维持棚内温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多通风,勤通风,最大限度降低棚内湿度。此外,冬季浇水要尽量选择滴灌或微喷等方式,避免大水漫灌,没有滴灌设备的棚室要浇小水,保持棚内土壤湿度在50%~70%即可。 整枝打杈 冬季连阴雨雪天及雾霾天较多,因此在进行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时,尽量避免这类天气,并选择在晴天中午前后,温度较高的时间段内进行,方便伤口愈合。如果雾霾天等寡照天必须要进行操作时,要等棚室内湿度降下来后再进行,并且在操作完后要进行喷药防止病害发生。 有机营养补充 在环境条件不佳或植株长势不良的情况下,花芽分化时,相对分配到的有机营养会减少,就会造成花小、短花柱等,果实发育不良,此时需要补充有机营养。 在天气晴好时,要注意随水冲施足量且配比均衡的大中量元素肥,让植株根系吸收,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营养,然后分配到植株的各个器官。但在特殊天气下,温度低,光照弱,植株光合作用速度慢,无机营养供应及吸收能力有限,因此,此时要注意合理补充有机营养,如叶面喷施葡萄糖、氨基酸等叶面肥。
-
2020年四季度畜牧生产形势分析
日期:2021年01月22日2020年四季度畜牧生产形势分析 鄂州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2021年1月4日 今年以来,受市场供给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生猪、家禽及其产品价格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生猪生产大幅提升,家禽生产总量基本稳定,牛、羊等草饲动物发展势头良好。 一、基本生产情况 1.生猪存栏大幅回升。截至第四季度末,我市生猪存栏40.61万头,同比增长36.46%,能繁母猪存栏3.29万头,同比增长37.66%,生猪出栏 -
大雁鹅养殖技术
日期:2020年07月21日种公鹅应选择体大毛纯、薄腹厚胸、颈粗长、两眼突出有神、叫声宏亮、尾部呈椭圆形、雄性特征明显的。种母鹅应选择颈项细长、全身清秀、背部宽阔的。一般公鹅以利用2年为宜,母鹅可利用3-4年,或5-6年。饲养90日龄性成熟的种鹅,以放牧为主。母鹅一般在白露前开始产蛋,并在产蛋前经常觅食鸡蛋壳和含钙丰富的贝壳类饲料,开产前半个月,还必须给公母鹅加喂精料,每天150克麦粒或稻谷。 繁殖期的公母鹅应补饲钙、磷等 -
鄂州市蛋鸡无抗养殖试验报告
日期:2019年06月12日摘要:酪酸菌(丁酸梭菌)是一种专性厌氧芽孢杆菌,被誉为肠道健康第一菌,通过对比试验证明,在蛋鸡产蛋期可完全替代抗生素,并且在抗病力、产蛋率、破损率、生产成本等经济指标都有较好表现,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中国人滥用抗生素的话题不断被媒体、网络提及,滥用抗生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自不必赘述,造成人体抗生素过量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长期食用抗生素超标的畜禽产品。鸡蛋是人民群众的最常用、最重 -
鄂州市2018年前三季度畜牧生产形势
日期:2018年10月30日畜牧
进入第三季度以来,畜牧业养殖效益整体呈盈利态势。生猪价格平稳上升,禽蛋价格高位运行,牛羊价格同比弱有下降,玉米、豆帕价格同比稳定,受畜禽养殖“三区”达标整治、养殖污染“清零行动”等影响,畜牧业生产出现明显下降。前三季度肉类总产和禽蛋产量分别为6.45万吨和3.42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2.04%和17.64%;畜牧业产值24.79亿元,同比下降21.8%。综合前三季度生产情况,分析如下: 一、生产情况 生猪:存栏45.79万头,同比下降27.63%。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12万头,同比下降26.3%;出栏66.91万头,同比下降22.04%。 家禽:存笼956.48万只,同比下降15.1%;出笼946.41万只,同比下降11.89%。 大家畜:牛存栏2.43万头,同比下降23.58%;牛出栏1.127万头,同比下降9.11%。羊存栏0.76万只,同比下降22.45%;羊出栏0.717万只,同比下降17.59%。 二、养殖效益 1、生猪养殖效益。前三季度,毛猪收购价格最高15.6元/公斤,最低10元/公斤,均价保持在12.62元/公斤左右,同比下降16.37%。根据对自繁自养规模养殖场生产效益分析,育成一头120公斤左右的肥猪,成本在1484.03元左右(其中,仔猪379元、饲料920.03元、人工60元、药物55元、其它成本70元),出售收入1514.4元左右,平均盈利在30.37元左右。去年前三季度,均价在15.09元左右,一头120公斤左右肥猪,盈利在360元以上,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1.56%,处于微利或保本利状态。 目前,120公斤以上肥猪收购价格为14.6元/公斤左右。 种猪、仔猪价格同比下降。前三季度,50公斤重二元长大母猪平均价格在1518元/头左右,同比下降17.95%;15公斤重三元仔猪在378.85元/头以上,同比下降39.38%。目前,50公斤重二元长大母猪价格为1500元/头,15公斤重三元杂交仔猪价格为380元/头左右。 2、蛋鸡养殖效益。蛋价第一季度均价8.69元/公斤、第二季度均价7.2元/公斤、第三季度均价8.6 元/公斤,前三季度处于高盈利状态。 平均效益:鸡蛋每公斤最高10.7元/公斤,最低在6.22元/公斤,均价在8.16元/公斤左右,与去年同期的6.19元/公斤相比,上涨31.83%。通过对我市沼山镇王太平蛋鸡养殖场生产效益情况详细分析,目前存笼蛋鸡20000余只。根据近年生产情况记录,从育雏到140天每只蛋鸡存本在28.5元左右。140天至500天左右,每天成本0.258元(①饲料成本0.221元,用量0.22斤/只.天,饲料单价2.01元/斤;②人工成本0.017元/天,每人每月2500元,饲养蛋鸡5000只;③防疫、水电,每天0.01元;④其它每天0.01元),此期间产蛋率按94%计算,每只每天产蛋0.94枚、0.056公斤,每只收益0.46元,每天获利0.2元。产蛋高峰期360天可收益72元,减去前期成本28.5元,加上淘汰鸡收益11.4元左右。一个养殖周期,每只鸡可净收入55元左右,同比增长243.75%。 3、原料价格及人工工资情况。今年前三季度,养殖主要原料玉米、豆帕价格继续保持中等水平运行,玉米每公斤1.89元,同比上涨11.1%;豆粕价格在3.34 元/公斤左右,同比上涨4.05%;另外,养殖工人工资维持在2500元/月左右;兽医技术员工资一般在3500元/月以上,同比基本持平。 三、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价格的影响 鄂州市是生猪生产调出大县,生猪主要调往武汉等周边城市,湖北省为非疫区,因此非洲猪瘟疫情对鄂州市生猪调出没有影响。同时,根据生猪价格监测情况分析,7月份肥猪市场均价为12.6元/公斤、8月份肥猪市场均价为13.9元/公斤、9月份肥猪市场均价为14.5元/公斤,市场价格没有出现大幅度的变化。综合历年生猪价格变化规律以及环保禁养对生猪生产造成的影响,近期生猪价格稳步上升,并不是非洲猪瘟疫情所造成的影响。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工作重点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疫病发生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老病消灭的不多、新病不断发生,在生产中一些疫病呈现出多病因混合感染、多病继发、老病新发等流行特点,给猪病防疫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一旦疫情发生,对养殖企业可造成毁灭性打击; 二是有机生物粪肥资源化利用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制约了畜牧业发展。受农牧结合的激励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部分畜禽规模养殖场资源化利用设施不配套,种植业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影响,畜禽养殖粪污没有得到有效综合循环利用,导致原本是很好有机肥的畜禽粪尿成了一种污染源,形成影响生产发展的又一因素。 三是养殖业生产设施装备水平低,现代化生产水平不高。在人才技术方面,真正懂得养殖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管理的人才难以融入到生产第一线,同时,养殖场设施装备水平低、改造难,老旧规模场还在采用水冲粪的方式,雨污分流、固液分离仍然未改造到位,一些规模场虽然建有配套设施,但是标准不高,部分沼气工程无法正常运行,特别是中小规模养殖场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导致整体生产水平难以提升。 四是带动辐射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少,一二三产业难以融合发展。我市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滞后,少数本土企业的带动辐射能力差,企业大部分的积累用于自身建设发展,不能发挥社会性作用,地方财政又无力支持他们做大做强,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底、名牌产品少,畜产品质量难以提高。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根据鄂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鄂州市畜禽养殖区域划分的意见》(鄂州政发【2016】20号)以及鄂州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养殖达标整治范围及要求的通知》(鄂州环委会发【2018】41号)精神,加大禁养区域巡查,严防复养情况发生;对限、适养区积极开展达标整治工作,对畜禽规模养殖相关规划依法依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按“以地定畜”原则,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布局,协调畜禽规模养殖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推进我市畜牧业按照“周边水土净美 , 养殖环境优美 , 畜产品安全味美”标准绿色发展。 二是积极开展绿色发展试点示范。继续开展新模式试点示范工作,2018年以异位发酵床、蛋鸡传送带清粪、立体有机生物床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为重点,推进“美丽牧场”建设,力争在全市培育10个以上的示范场; 三是及时总结推广粪污处理新技术。及时总结试点示范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成功经验,对照成功模式的做法,按鄂州市农业委员会、鄂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鄂州市畜禽限养区、适养区规模养殖场整治达标验收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鄂州农业发【2017】29号)文件要求,积极开展畜禽养殖企业污染问题整治工作,“一场一策”、“填平补齐”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四是强化监管,落实业主履行粪污治理主体责任。与市环境保护保局联合,启动对年出栏5000头猪单位的养殖企业开展环评工作,对年出栏500头以上5000头以下猪单位的养殖场开展环保登记工作。通过有效的监管,进一步规范养殖业行为,全面提升全市畜禽规模养殖资源化利用水平。 五是完善畜牧业保障机制,有效规避生产风险。完善畜禽规模养殖信息服务云平台养殖场备案管理工作,继续开展生猪、蛋鸡等生产、效益监测统计工作。全面完成农业部、省畜牧兽医局下达的各类生产情况监测任务,加强同统计局、调查队和省畜牧兽医局的沟通和联系,科学、及时报送畜牧业生产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材料;继续完善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工作,有效分担养殖突发风险;及时发布畜产品市场价格、生产情况预警,根据市场需求调节生产,有效规避养殖市场风险。